地址:济宁市济邹路一号。
■新闻提示
国务院办公厅发出通知,自2008年6月1日起所有超市、商场及集贸市场零售商品销售过程中必须实行塑料袋有偿使用制度。6月份也是商务部提出的“拒绝塑料袋,共建绿色家园”月。昨天,记者兵分几路对石市“限塑令”的执行情况进行了调查。
■首日调查
□大超市规范执行
昨日是“限塑令”实施首日,记者跟随省发改委、商务厅、技术监督等部门有关负责人,检查了石家庄市北国先天下超市和保龙仓超市槐底店的执行情况。这些商家不仅严格执行,而且想出许多人性化的服务措施帮助消费者尽可能少买塑料袋。记者调查发现,许多逛超市的人自备购物袋,但多数顾客还不适应。
□书店已经执行
昨日12时,记者来到石家庄图书大厦,二楼的出口边放着一个购买塑料袋自主投币箱,箱子上红纸黑字标着“大袋:0.3元、中袋0.2元”,箱子旁边摆着一个竖牌,写着凡购物满68元者,可免费领取一个环保购物袋。记者在款台看到,除了大量购买者,掏钱买塑料袋的顾客很少,一般顾客都会把书放在自己随身带的包里。
□个别药店模糊实施
在位于图书大厦的亚星药店进口处,门上贴着塑料袋的收费标准:小袋0.1元、中袋0.2元、大袋0.3元。女售货员从柜台里拿出一打规格不同的收费塑料袋向记者展示,袋子非常薄,另一位工作人员接话称:“那些袋子只是在柜台里摆着,还没撤,现在如果有买药多的顾客,我们会提供这种购物袋。”说着,她从柜台里拿出一个无纺布袋,称是厂家赠送的,免费送给顾客。
■市民声音
手拎、“拼袋”有妙招
“我就买这一把韭菜,用手拿着就行了,不用袋子。”昨日上午,在华润万家超市买了半斤韭菜的冯女士结算时,这样对收银员说。冯女士告诉记者:“我们早知道不让用塑料袋的政策了,我觉得这是好事儿,我家就在附近,用手拎也没什么不方便的。”
“明显感觉顾客没有以前那么讲究了,以前我们都分装好了,还有顾客会要求再装个袋子。现在,很多人把吃的、用的一股脑儿全塞到一个袋子里。”一位收银员这样告诉记者。
绝大多数顾客表示支持
从北国超市先天下店走出来的一位大爷,购物车里放着两捆没有装袋的粽子叶、两袋鸡蛋、一小袋散装小米,他说:“我带袋子了,我觉得‘限塑令’太有必要了,我在超市买了散装鸡蛋和小米,服务员说这种袋子是免费的,我认为超市只要提供散装食品塑料袋就完全可以了,出来时我们放在带来的袋子里挺好的。”
记者采访中发现,只有极少数顾客对收费有意见。一位老太太认为:“塑料袋适当收费我也能接受,可一个袋子要4毛太贵了。”少数市民则认为,以前超市的塑料袋尽管免费提供,但费用已包含在商品价格中,塑料袋由无偿变有偿,商品是不是也该降价?
■超市措施
加工布袋、免费提供纸箱、环保袋
人性化措施服务顾客
昨天的采访中记者发现,保龙仓超市给不带购物袋的顾客提供了购物篮,每个篮子都有标签,缴纳20元押金后顾客就可以用篮子把货物带回家,只要在两天内把篮子完好送回,押金就会如数清退。该超市还推出了“旧物换新颜”活动,购物达到88元的顾客可以把家里的旧衣服、旧布料拿到超市,超市将给免费改装成购物袋。记者看到,在广场上设置的加工点内,各种旧布改做的袋子已经挂了起来,正在等着主人领回家去。
保龙仓、北国、天客隆还联手和致力于推广环保、推广生态居住理念的宏扬地产香木林项目进行合作,在各家超市免费派送购物袋。北国超市先天下店还设置了整理台,收银台外紧挨着一个宽大的长桌,桌子底下放了好多空纸箱子,购买了大量商品又没带购物袋的消费者可以把商品放在箱子里,超市免费提供纸箱和胶带,消费者可以装箱抱走,很适合开车族顾客。
■记者亲历
商家、消费者从容应对保龙仓槐底店
在保龙仓超市槐底店入口处非常醒目地树着宣传牌,上面写着“绿色环保由我做起”。记者站在其中一个收银台的外围观察,发现真是“限塑令”一施行,消费者应对招数频出。
□小件商品就不再买袋
在知道用超市的塑料袋要收费后,一些买小件商品的顾客基本都不再购买袋子。当天11时左右,记者看到一名年轻人买了一袋凉皮和一块豆腐(两样食品在生鲜区都已免费包装),结款后一手托一样就走了。一个小伙子买了一个大西瓜,个头怎么也得用一个四毛钱的大号袋子,小伙子却抱起西瓜就走了。
□年轻女士青睐大无纺布袋
针对限塑令,超市专门联合厂家制作了一批无纺布袋,袋子色鲜艳丽,图案精心设计,外面还加了一层防水膜。记者看到,一些顾客在超市里直接买了这种袋子,多是年轻女士。
□老人用童车替换购物袋
“限塑令”的实施,还激发出其他一些新式的“带物”方式。昨天,记者在保龙仓看到,一位老太太推着一辆儿童坐的小推车来购物。老人说,孙子大了用不着小车了,买完东西就放到小推车里,既省钱又方便。
□商家有意外收获
“限塑令”实施首日,还出现了不少现象让商家有了意外收获。在保龙仓超市槐底店购物的自备袋顾客中有几位的自备袋上很明显地写着“北人’、“北国超市”等字样。而在北国超市北国店也出现了相似的一幕,有的自备袋顾客用的袋子上写有保龙仓字样的无纺布袋。
对此,保龙仓槐底店郭店长说,这也无形中给商家提供了一些信息,就是哪些顾客是交叉用户,哪些是忠实顾客,如何提供服务,提供哪些服务才能把这些交叉用户发展成自己的忠实顾客。
先天下超市
昨天9时15分,检查组来到北国超市先天下店,对超市各个区域进行仔细检查,超市内撕裂袋、散装食品袋都已经换成新规格的塑料袋,厚度均大于0.025毫米,这种塑料袋是免费提供的。
对于带着包装的物品,超市要求各厂家必须保证塑料袋达到国家规定,厚度不得低于0.025毫米。超市内新规塑料袋分为大、中、小三个不同型号,分别收费0.4元、0.3元、0.2元。
另外,超市还制作了一种无纺布购物袋,市场销售价是4.5元/个,这个袋子可以盛放一袋10公斤的面粉,再加一箱牛奶,袋子用坏以后,顾客可拿旧袋到超市免费换新,袋上印有“一个袋子用一辈子”的口号。
北国超市东方明珠店
超市入口的提示牌上写着:“我们鼓励顾客自带购物篮、购物袋购物,对于自带购物篮、购物袋购物的顾客,优先结算”。该超市在总服务台为顾客准备了标价为4.5元一个的绿色布料超大环保购物袋,如果顾客购物满88元就可以免费领一个这样的袋子。
槐安东路华润万家超市
收银台为顾客准备了大中两个型号的塑料袋,价钱分别是0.3元和0.2元。在每个结算通道的架子上还都挂着黄布料的大号环保购物袋,标价是2.9元一个。超市的工作人员介绍,他们允许顾客自带购物袋、购物篮进卖场,但是顾客应该把选好的商品放在超市的篮子或购物车里,等结算完毕再放到自带的袋子里,而不能在卖场就直接装进自带的购物袋。
保龙仓超市卓达店
在超市卖场的墙上贴着醒目的红色大字,提示顾客从6月1日起,超市不再为大家提供免费塑料袋。为了鼓励顾客积极响应“限塑令”,超市在昨天还推出了消积分点数,换领购物袋的活动。
□不和谐音:生鲜袋被“钻了空子”
记者采访发现,各超市散装及生鲜食品摊仍保留有一卷卷的免费保鲜袋,一些顾客把牛奶、盐、牙膏、调味品等小体积商品装进这些小袋子,带出超市。一家超市卖豆腐的工作人员无奈地说:“好多顾客为了方便,不买豆腐,也撕我们的袋子装别的商品。”
■市场见闻
黄瓜捆一捆、调味品装进“报纸袋”
大小市场风行“另类”包装
本报记者孙超
从昨天开始,《商品零售场所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管理办法》正式开始实施,超市免费塑料袋从此成为历史。昨天,记者走访多家菜市场后发现,菜市场已对“限塑令”广为宣传,一些摊主也想了不少办法替代原有塑料袋,但部分摊点上,薄薄的塑料袋仍未见退出。
■现场———
方北市场:绳捆黄瓜、报纸装调味品
昨天上午,记者跟随市工商局执法人员来到方北综合市场。一位消费者买了几根黄瓜,摊主找来一节绳子捆好,“慢慢习惯就好了。”摊主说。卖调味品的老板则用报纸做成简单包装袋,盛放花椒、大料、干辣椒等散碎调味品。
对于“限塑令”,大部分商户和摊贩持拥护态度,“以前每天都得用几十个塑料袋,确实对环境有害。”一摊主说。
东风路菜市场:“旧袋还没用完”
在东风路菜市场,不合格塑料袋依然流行。一摊主表示,之前囤积了些塑料袋,还没购买替代品,她说:“如果我用替代品别人不用,谁还来我这儿买菜!”
街边店:达标塑料袋没见到
记者在建设南大街逛了四家街边服装店,发现没有一家能提供达标塑料袋。
消费者:消费习惯需要慢慢改变
在方北综合市场,记者遇到一位买了半个西瓜的大娘,她将西瓜夹在自行车后座上,“以前塑料袋一拎就回家了,很方便。今天确实感觉不方便,但毕竟是为了环保,消费习惯还得慢慢改变。”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