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济宁市济邹路一号。
这个标题也许会让许多人哑然失笑,醋的发源地在山西,制作醋的历史有3000多年,早在古代周时就把山西人酿的醋称其为“醯”,汉代改称为醋。全省吃醋民俗成风,久融入生活,“老西儿”名声由古及今,早成为刻在山西人脑门上的标签,难道这公认的名分还会旁落他人吗?
恒顺的冲击波让山西人感到了尴尬
山西醋以香、酸、甜和醇的特有品质被广大国内外客户所爱戴,同时也创造了自己的辉煌。被称为“我国上古历史文化汇编”的《尚书》中,就留下了公元前12世纪以前把醋作为赞许人的高超品质和卓越才能象征的记载;北魏大农学家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中,还总结出了山西人20种酿醋方法。时至今日,一段时期,醋的一切荣耀几乎都归于山西。在1956年和1965年的全国调味品鉴定会上,山西醋连续被评为第一名;1979年又被轻工业部命名为优质产品。山西老陈醋驰名海内外,《日本酿造协会杂志》曾载文赞扬山西醋的功效。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早已成为百姓生活中开门七件事中的醋,是山西人民的智慧和农耕文明的结晶。
但到上世纪80至90年代期间,山西独霸醋坛的局面开始被打破。先是镇江醋在全国评比中首次超过山西,带来了一股不小的冲击波,同时也让山西人首次感到了尴尬;后是进入新世纪,镇江恒顺醋业快速发展和决定在山西投资建厂,使山西“醋老大”的地位遭到了严峻的挑战。
这一挑战是实实在在的。据了解,镇江恒顺醋业在山西投资建厂,无论是规模,还是设备硬件,都要超过山西的醋厂。
另外,据2006年6月28日的《调味品商情报》报道说“山西陈醋大型生产基地落户南京浦口”,由兰州北方石化集团投资成立南京小二黑食品有限公司,投资2亿元年产4万吨山西陈醋,2007年6月投产。多方面的情况证实,山西的挑战面临的已不是一只“虎”,而是还有多群“狼”。
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山西醋在全国的位置暗转
“醋老大”的位置对于山西人来说,从情感上是谁都不愿意丢失的荣誉。但盲目的乐观和自卑都不利于自身的发展,认识这个问题我们还应该通过相对比,来理性的看待现状。
据了解,近年来山西醋业每年平均以10%一15%的速度递增。全国的食醋总产量约300万吨,山西省的产量有近30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1/10。从表面上看,山西产量居全国首位,但我们的利润却低的可怜。有人形容山西的一瓶醋还不如一瓶纯净水的价格高,这是大家公认的事实。在2003年我国发生的前所未有的“非典”期间,当时在社会上有一种流传,醋能治疗和预防 “非典”,一时间社会上特别是广州的醋价格上扬,最高达到30元/瓶,主要是镇江恒顺香醋,还经常断货。然而,山西老陈醋在广州市场上却很少能见到。
从厂家来讲,山西现在拥有大小醋厂500余家,在全国最多。但形成规模生产、年产量上万吨的企业仅有3家,这3家的年产销量只有6万吨,还不及恒顺一个醋生产企业的年产销量。
上世纪80年代山西老陈醋南下广东销量最大,每月发50个车皮。到上世纪90年代末,镇江醋进入48个国家和地区的华人社区,出口每年达到3000吨以上,而山西现在每年的出口量只有300吨。
在对比中不难发现,虽然产量和厂家的数据在表面上我们还是老大,但在实际的效益上,反差之大却令人吃惊,从中我们也不难感受到山西醋在全国位置正处在悄然的变化之中。
山西丢失 “醋老大”位置,决不是危言耸听
2000年底镇江恒顺股票上市,融资2.84亿元。股市,在市场经济中是一种代表实力的标志性符号,到现在,全国醋业也只有他们的企业上了市,因此,也可以这样讲,“天下第一醋”的名头已经不是我们的专利权了。
2007年1月16日《中国证券报》对上市公司恒顺醋业给予“推荐”的投资评价,预计该公司2006到2008年的每股收益接近翻番。有资料显示,该公司目前全国市场占有率不到5%,计划到2015年全国市场占有率将达到30%。如果此计划真成为现实的话,那么就预示着山西醋业市场的份额将要被切走一大块。从以上的现状我们不难看出,醋业激烈的竞争已经突破了以往区域性的概念,山西丢失“醋老大”的位置,决不是危言耸听!
“醋老大”在哪里?当这个早已被思维定式所作出的现成答案突兀变成为一个大问号横亘在我们面前时,山西所受到的震惊和压力是可以想象的。记者通过广泛的接触了解到,山西酿醋协会和一些醋企业已举策应对,如举办清徐醋文化节,举办经营山西醋为先论坛,邀来省内外人士献计纳言……但不管如何,我们的竞争对手已经挥纛率兵直逼到了城门之下,这是山西整个醋业不得不面对的一个全局性的现实问题。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