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济宁市济邹路一号。
【人物档案】 周英明63岁,市政协委员,市工商联常委,重庆三九火锅底料厂董事长。50岁开始创业,13年时间,他将当初创业的5万资金变成了5000万,在贵州、四川、重庆等省市拥有四个调味品原材料加工基地和一个西南地区最大的火锅工业园。
从一名退休工人到一名身家5000万的富翁,周英明只用了13年时间。但很少有人知道他是怎样成功的。近日,“大器晚成”的周英明向记者介绍了他的发家故事。
50岁退休后开始创业
1993年,在新华印刷厂当了30年刻字工的周英明选择了内退。一个已经50岁的普通工人,退了能干什么?他的内心极度不安和焦虑。
在刚回家的两个月里,他就守着老母亲的副食摊,帮着年迈的母亲卖点花椒、辣椒等,并思考接下来该怎么过日子。
“既然你一直喜欢做饭,又熟悉作料,为什么不把作料做成调料去卖呢?”老母亲的一句提醒话让他彻夜未眠。原来,在20岁进印刷厂之前,他曾在一个学校食堂做了几年厨师,而在印刷厂当刻字工时,亲戚、同事家有什么红白事,也都请他去掌厨。
经过一番思考,周英明决定在家里熬制火锅底料。当味道调成熟后,他就与同样在印刷厂当工人的女婿凑了5万元,在巴南区租下一间农房,一口锅,3个工人,开始大量生产火锅底料,并拿到观音桥农贸市场去批发。一年下来,他居然卖了5万袋火锅底料。
全国“赶场”打开市场
这一做就是三年。1996年,周英明的机会来了。
在昆明举办的一次食品交易会上,周英明认识了一位生产魔芋食品的台商。“一个生产食品,一个生产调料,如果把两个产品结合起来销售,不就又能打开一个市场吗?”两人一合计,就搞起了“捆绑销售”:这位台商在卖魔芋的时候附带销售周英明的调料,而周英明在卖调料的时候,也附带销售魔芋。当年,三九火锅厂生产的火锅底料在市场上迅速火了起来,销售额一下子就从几十万蹿到几百万。
尝到“赶会”带来的甜头后,周英明就开始关注全国各地的食品展会。在每次展会上,他都拿出电火锅和调料品现场熬煮火锅给人品尝,甚至连越南组织的摩托车展销,他也背着电火锅去“赶集”。每次现场展销一天,他就要卖一万多元的底料。更主要的是,他通过“赶会”,迅速建立起了全国各地的分销网络和大客户。
生意做大后,周英明将厂房搬到了石坪桥无线电九厂一个3000多平方米的空置厂房内,同时开始研究并生产家常炒菜、炖汤、做鱼等更多调料品,并注册了自己的商标。目前,其个人资产已达5000多万。
要把调料品做成“肯德基”
“重庆火锅经历了石蜡火锅等事件后,我想到只有硬件设施上去了,才能保证质量”,于是,周英明去年投资6000多万元在九龙工业园征了40亩地,引进现代化调料品生产线,建起了火锅工业园。
今年7月,使用面积30多万平方米的周君记火锅工业园投入使用,除了生产火锅底料外,还生产麻辣香水鱼等六大系列、数十种口味的调料品。目前,周英明的调料品在全国的年销售额近8000万元。
“我现在60多岁,美国肯德基的创始人桑德斯大叔打了一辈子小工,69岁才开始创业,然而,却改变了不少人的饮食习惯,将油炸鸡块开遍了全世界。”周英明非常自信的说,他有信心要洋人也像重庆人一样喜欢吃火锅,引导外国人的消费习惯,学习桑德斯大叔,做中国的肯德基,把周君记调料品卖到全世界。
打算学世界首富盖茨做慈善事业
记者:50岁退休后创业,是什么原因让你一直坚持?
周英明:是执着,是执着让我“大器晚成”。虽然我做了30年印刷厂的工人,但我一直喜欢厨师这个工作,调料和菜的味道往往是在民间创造出来的,平常我也买些烹饪和调味品方面的书来看。
记者:现在企业里里外外全是你一个人抓,打算干到什么时候“退休”?
周英明:我可能会干到70岁,等目前这个海外市场的台阶上去了,就把具体事业交给女儿女婿,我就只担任董事长职务,做企业外围的公关事情,其他时间就像比尔?盖茨一样,做点慈善事业。
不喜欢当天的事情放到第二天做
第一次见到周英明是在餐饮商会组织餐饮企业到香港考察的时候。周英明不抽烟、不喝酒、不喝茶、不赌博,在大伙眼中,他就是一个善于居家、喜欢说话的和善老头。
在与香港当地企业的联欢会上,周英明收集了所有出席接待会的香港当地企业老板名片,并以神奇的速度与香港的几个调料品经销商达成初步采购和经销协议。
周英明说,全国“赶会”非常辛苦,但他一直坚持,十几年来亲自到现场促销,他说,他不喜欢把当天的事情放到第二天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