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济宁市济邹路一号。
伴随着风风火火的扩张,本地零售企业营运能力不足的软肋也在凸现,这绝不仅是物美一家公司所面临的问题
记者|陈媛
进入2006年,物美集团董事长张
文中可谓双喜临门。在2月1日并购了排名北京零售业第四位的美廉美超市后,物美的高管们很快又要告别北京海淀区玉泉路那座不起眼的办公楼了,准备搬进刚在西四环附近买下的以“物美”命名的新楼。
这一北京零售业近年来最大的收购案完成后,在北京地区将形成物美、京客隆和家乐福三分天下的零售业新局面。此次,物美共动用了3.735亿元自有资金进行收购和注资,共获得美廉美75%的股份,而原美廉美的两位股东朱幼农和曹建民则各持股12.5%。受到本次收购的影响,在中国香港创业板上市的物美股价一路攀升。2月14日,该公司股价保持在24港元左右,而两周前,其股价还徘徊在20港元以下。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向本刊记者介绍,物美的出价并不是最高的,但仅谈了8个月就完成了收购。美廉美之所以选择与物美合作,是看重其在零售业的品牌运作能力、国际资本的背景和相近的企业文化。
零售业逐步开放以来,争夺商业网点资源成为中外企业竞争的重中之重,进行资本层面的整合也成为本 地零售企业实现迅速扩张的主要途径之一。而物美则是零售业扩张运动中的活跃分子,它先后托管、收购、重组了北京超市发、京北大世界、天津大荣等多家商业企业。在收购美廉美前,物美已将400多个商业网点纳入了自己旗下。
2月8日,物美再发公告,决定以每股21.4港元的价格,配售最多2110万股新H股,集资净额4.43亿港元,用于拓展内地零售网络。“下一步我们将对外并购和自建门店并重,逐步从华北走向全国。”物美副董事长吴坚忠向外界表示。
有迹象表明,物美可能以一种新的方式盘整商业资源,即购买场地产权。2005年12月21日,物美以2.48亿元人民币收购了北京丰台区某商业楼的地下一层至地上三层的产权(即物美在去年下半年开业的方庄玉蜓桥店的产权)。知情者称,物美如此做法的原因在于,以买代租更划算。而且拥有产权后,相关的资产如地产还可以进行资本运作。今年年初,还有消息称物美将斥资2.5亿元买下杭州西湖文化广场地下商城。
不过,在加速扩张、整合商业资源的同时,物美也有无暇顾及精耕细作的遗憾。在一些卖场里,由于商品条码管理不完善,一些顾客自行更换条码标识,用低价买走了高价商品。其信息系统平台也是一大短板,消费者如果没有带会员卡,即使持有身份证也难以查到自己的信息,而没有卡的人照样可以买到优惠商品,会员卡形同虚设。事实上这些问题都在不同程度上困扰着本地零售企业。
而这恰恰是外来者的优势所在。国外企业在应用零售技术上十分娴熟,也搭建了良好的信息平台。凭借这些优势,他们可以快速调整商品结构,及时补货撤货,加快流通速度,使每平方米的销售利润达到较高水平,营运水平远高于国内企业。“如今的零售业正在由抢网点转变到拼营运的阶段。这其中既包括了零售管理技术的竞争,更包括了信息技术应用的竞争。”一位在零售业打拼多年的管理者称。
这正是即将完成跑马圈地的物美们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在中国政府“打造一批能够与跨国公司在本地竞争并具有可扩张到海外市场的实力的本国大零售商”的最终目标驱动下,物美们已到了需要解决改善营运水平这个最大软肋的时候了.
查看更多